“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征文作品选登(三)
作者:肇庆市文联    文章来源:肇庆市文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6-17

配图.jpg


怀集的端午时节

作者:李罗斌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之地崇拜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较战国时期的屈原在抱石投汩罗江自尽这一天年代久远得多。因此,端午有别于清明,不是祭祀的节日,说端午快乐,也未尝不可了。

在怀集,全民皆过这个快乐的端午时节,有吃粽子、挂艾叶的习俗。但吃节这天不特定为五月初五,而是四月廿九,四月三十(月小为廿九),五月初一、初五都有村庄吃端午时节。有的同一自然村,初一和初五这两天都过端午时节,譬如闸岗镇的大迳村。其实,闸岗镇的乡民大多都是吃初一时节的,大迳村也不例外,但其村外出人员较多、在县城置业的也有不少,这些人便随乡入俗,跟着县城吃初五,而大迳村附近的客家人也吃初五。于是,为了方便亲戚朋友往来吃节,大迳村索性在端午,既吃初一、也做初五,逐渐形成了一个时节吃两天的风俗习惯。

有的村落,原本是吃初五的,后因故改吃初一,譬如大岗镇的扶溪村。相传,古时,一年五月初一日,扶溪村一颇有威望的族老在碾米坊磨好糯米回来的路上,不慎把磨好的米掉落河边。他捞起米时,就想着这米已经被浸泡过了,不能等到初五日才包粽子了,倒不如今天就包粽子,提前过节。于是,回到家中,便嘱咐家人包粽杀鸡过节。村民一看,也纷纷浸米包粽,杀鸡宰鸭过节。从此,扶溪村端午吃初一的习俗便保留延续至今。

 端午时节吃四月廿九的是冷坑镇的黄甲村   。而吃四月三十的则是坳仔镇五七、鱼南、大浪、河潮、利见、猛州、长调、倒流等自然村的张、蔡、郑、程、欧等姓氏,他们都是吃五月初一前一天的端午时节的。其实,这些村落原本也是吃初一的。据说,在民国日寇侵华期间,一年端午前夕,日寇已至广宁,传言纷纷,说五月初一日,这些日寇将取道坳仔进入怀集县境内。上述村落得到消息后,十分惊慌,唯恐鬼子破坏时节气氛,便提前了一日(即四月三十)包粽、劏鸡杀鸭,过端午时节。此后,这些村落和姓氏便形成了四月三十(月小就廿九)吃端午的习俗,并延续至今。为了考证坳仔这些村落是否是为避日寇而提前过节,我特意查阅了《怀集县志》,在大事记中有这样的记述:“民国 30年,5月26日,日军飞机轰炸八甲乡” 。民国30年,即公元1941年,5月26日,农历为五月初一。由此可见,在那年的端午时节初一,日寇果然侵犯了我县;从而,也间接佐证了坳仔部分村落端午吃四月三十的由来。

永固镇是“讲标人”聚居的乡镇,他们的端午节是怀集县较具地方风俗特色的一个“时节”,从秦朝起流传至今。每年五月初一,永固“讲标人”会先在家门前和香炉上插上艾叶(这艾叶插上后,只能让它自然枯萎脱落;或在除夕这晚贴对联时摘下来),然后开始迎接端午节的到来。他们在初五之前,到山上或路旁采摘箸叶(粽叶),作为包裹粽子的叶子,继而泡米,浸叶,加上粘上芝麻的五花腩肉、花生、红豆、赤小豆、渔榴草、碱砂等配料组伍包裹出纯糯粽、粟米粽、豆角粽、碱砂粽、艾粽等五种(从另一意义上,五种粽子也是“五谷丰登”之意,代表着永固人美好的愿望)形式多样、风味独特的粽子。当中最具特色的是艾粽了,为了去掉艾叶的涩味,会先把艾叶在水中搓洗一番和在沸水中淖淖,然后和浸泡好的糯米混在一起,可放入馅料。粽子经沸水蒸煮一小时后,即可食用。艾蒿的熏香和箸叶的清香相互柔化,而令艾粽鲜嫩芬芳,唇齿留香。初五端午节这天,永固各家各户都宰鸡过节,把浸熟的鸡捞出,和粽子、米酒、腐竹、香烛等物品放进篮子里,去自家的祠堂里拜神后,一家人就聚在一堂过端午节了。餐桌上,五种粽子摆成一盘,叠成塔状,在桌面正央,而围着“粽塔”则是五道菜,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

 端午节,最大的特色就是吃粽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粽子的主材料糯米自是不变,但馅料却可根据自家的口味,进行选配组伍,有腩肉、花生、去壳绿豆、赤小豆、冬菇、栗子等。同时,端午时节也极显出了人情味,相互间串门帮忙包粽子,互赠家中自包的粽子,做初一(初五)时节的给吃初五(初一)时节的送粽子。这种纯朴的往来和心意与中秋时节送月饼不同,几乎没有欲念,更谈不上有奉承、巴结、讨好之嫌。数十年间,虽说不上吃过千家万户的粽子,但几百户不同人家的粽子却还是品尝过的,但总觉得这些粽子不如母亲包的粽子好吃。母亲包的粽子大且馅料多,还用一种叫“胭脂”的叶子装饰粽子,使粽子蒸熟后,不知色泽红鲜,而且还透着自然芬芳的香气。母亲包粽子先提前一晚浸泡糯米,次日,蒸烫箸叶、备好调了味的腩肉、花生、去壳绿豆和“红蓝”叶子,便可包粽了。母亲包的粽子很大,为长椭圆形,馅料也很多,几乎和糯米的量均等。用箸叶裹好糯米和馅料后,便以篾条扎好,放进水面浸过粽子的锅中蒸煮至熟透。母亲做的粽子,软糯绵香,陪伴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快乐的端午节。

是的,端午节是快乐的,就像那竞渡的龙舟、呐喊中溅起的水花,无不呈现出端午时节激动人心的快乐。怀集的端午节,虽没有龙舟赛,但家家户户飘香的粽子,相互间赠粽的礼节和情谊,令这个时节也最为接地气,充满美好的人间关爱和快乐。


空粽子

作者:邵海明

那时候,我8岁,读小学二年级。和我一起坐的,是一个女孩子,叫小玲。小玲穿的衣服虽然很破旧,但性格开朗,特别是两条好看的小辫子,让她像一只快乐的小燕子,在同学们之间快乐地飞翔。

我挺喜欢小玲的,很想和她说说话。觉得能和她说说话,就是一种幸福。但那时男女的关系格外分明,虽然男女同桌,但桌面上划着一条很深的“三八线”,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日子,在童年的快乐中,飞快的溜走。

终于,我盼到了一个能和她说话的机会。端午节快到了,我看着正在认真听课的小玲,怯怯地说:“明天和你交换粽子,好吗?”小玲没有料到我会有这样的要求,疑惑地看了我一眼,那双大眼睛如一汪深潭般清澈。最后,她点了点头。

我可高兴了,回家就纠缠着奶奶,让她给我包几个肉美馅多的粽子。奶奶起初不明白,在听了我的话后,笑眯眯地戳着我的脑袋说:“小鬼头,人小鬼大!”

然后,我专门搬了张矮凳子,坐到奶奶的旁边,看她包粽子。奶奶看着我憨憨的模样,笑得紫红亮闪。她几乎是笑一会,又包一会粽子。

熬粽子的时候,我也坐到了灶前面,往灶膛里添了不少的木柴。火光通红的灶膛里,是火热的。我的心,可是比灶膛里的火还要热!

晚上睡觉前,我将奶奶专门给我包的粽子做了记号,放在一边。

第二天中午,我是哭着从学校里回来的。奶奶搂住我,用大衣襟帮我拭去眼泪,问:“小鬼头,为什么哭了?”

我大声说:“小玲欺负我。”

奶奶笑了:“怎么小玲会欺负你呢?她是个女孩子。”

“她的粽子里没有馅,是空粽子。”

“哦!”奶奶听后,幽幽地叹了口气。然后,她向我说了一个故事:一个母亲,独自带着三个孩子,挣扎在生活的贫困线上。孩子的父亲,得了重病,过早地去世了。三个孩子却很懂事,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母亲更是起早摸黑,为生活累得直不起腰来。只是,一个女人,即使她再勤恳,也难以换来一家四口人的殷实日子。端午节到了,为了能让孩子们吃上粽子,而家里又实在拿不出买猪肉的钱,母亲只好包了空粽子……

我听着听着,眼眶里泛出了泪珠儿。

奶奶问我:“你后悔跟小玲换了空粽子吗?”

我使劲地摇了摇头。

“好孩子!”奶奶欣慰地将我搂进了怀里。我在奶奶温暖的怀抱里,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童年也是有酸有甜的!

此后,我和小玲一直都同桌,彼此都产生了好感。我们的结果,是和老狼的那首《同桌的你》不同的,我们最后结成了夫妻。而《同桌的你》里面的爱情,是得不到完美的结局。

只是,小玲不但在当年的空粽子事件上欺负我。现在,她还欺负我呢!


水龙吟.端午怀思

作者:陈海燕

楚荆风物千年越,青粽艾符舟影。端阳逐浪,催波鼓震,百舸齐竞。渔父歌吟,忠魂妙赋,笛幽云岭。寄意眺长空,追思怀古,沧桑悟,炎黄醒。

庚子江城染病,起狼烟,白衣驰骋。医魂热血,仁心如故,舍身力挺。当哭英雄,疫情消退,复回佳景。唤韶光日月,雄黄祭告,水天同敬。



关注我们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
首页- 文联概况- 各区文联- 文艺家协会- 文联动态- 通知公告- 文联大事记- 文联刊物- 文艺名家- 文艺展厅 - 财务公开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