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作家“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题征文作品选登(一)
作者:肇庆市文联    文章来源:肇庆市文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8/11

配图660.jpg

那年那月七夕 听未名人讲凄美故事

作者:石伯祥

记得小时候我正是缠着大人讲故事的年纪,家里住进了三位未名大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上下大搞水利建设,村西水库堤坝要增高,提升蓄水量,于是,全公社各村青壮劳动力便集中这里,轰轰烈烈的千人会战如火中荼。参加会战的人就分配到附近村庄各家各户住宿,就这样,三位未名劳动者住进了我家。他们只是住宿,吃饭在集体大饭堂。客厅里铺下三张用木板垫底的地铺,把本不宽大的客厅挤得满满的,行走时只能小心翼翼地。其中一位大伯,那时大约已年过半百,按理不属于青壮劳力,据说是因为背了个地主仔的高成份,所以,每有大型劳动,他都在应征之列。大伯姓什么我已记不起来,中等身材,头上顶着乱蓬蓬的花白头发,好像从来都没有梳理过似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高度近视,且还有点斜视,看人的时候,必须稍微侧着脸,似有不屑一顾。不了解情况还以为他高傲看不起人,其实并不是这样。最难为他的是近视了又不敢佩戴眼镜,那会让许多人产生误会,甚至给他带来灾难。

七夕节,正是夏末秋初,炎热并未退去,秋凉要凉不凉,劳累了一天的他们,因为太热而无法入睡,往往前半夜把席子扯出庭院里,铺在洒了井水的晒谷坪上,天作被地作床,方得一时安歇,挨到后半夜天气稍凉才又搬进家中地铺上继续睡觉。大伯手里摇着一把大葵扇,和蔼地把我叫到他的身边躺下,说是给我讲故事。虽然我很讨厌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难闻的汗味,但为了听故事,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乖乖地在他的身边躺下。

俗话说:初三见月,初四见光,初五初六亮堂堂。初七的月儿像一把金黄色的镰刀挂在天上,天空深蓝深蓝,透着无法解释的神秘。未名大伯告诉我,那条由北向南横跨星空的乳白色亮带就叫做天河,也叫银河、河汉……在天河的两边,有两颗明亮的星星,一颗叫牛郎星,一颗叫织女星。很久很久以前,天帝的孙女叫织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但是,她不喜欢这种无聊枯橾的生活,于是,偷偷地下凡,嫁给勤劳的牛郎,生儿育女,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件事惹恼了天帝,他派王母娘娘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初七这天,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大伯讲完,轻轻地吟诵起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未名大伯所讲的故事和吟诵的诗词,把我引入了一个神秘的境界之中。从此之后,每天晚上,躺在未名大伯身旁,聆听他讲故事便成了我们睡前的必修课程。

《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一个个凄美的故事,就像一泓清泉,汩汩地流入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一粒细微的文学种子,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长、开花、结果。

在那个艰辛的年月,未名大伯把文学的种子,播进了我的心田。

时光流转,几十年过去,童年的记忆依然是那样的清晰。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来,河汉晴朗,天似穹庐,秋风习习中,未名大伯讲的故事仿佛又在耳边回响……

我已经知道,牛郎织女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不知道,未名大伯是否安在?


蝶恋花·七夕随想

作者:黄高贤

又梦新秋风过后,夏日残声,几度风摇柳。牛织奇情千载秀,鹊桥连接天河口。

都说人生长护守,斜月窗前,细语村乡旧。羡得嫦娥舒广袖,寻常生活年华茂。


鹊桥仙·辛丑七夕

作者:谢宝兰

月明如水,云轻似絮,织女牛郎挥带。今宵一会散离愁,鹊桥好,天宫何奈。

岁当盛世,人逢佳节,乞巧情柔天外。姑娘艳丽竞新妆,更欢庆,民安国泰。




关注我们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
首页- 文联概况- 各区文联- 文艺家协会- 文联动态- 通知公告- 文联大事记- 文联刊物- 文艺名家- 文艺展厅 - 财务公开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