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 肇庆作家征文作品选登(二)
作者:肇庆市文联    文章来源:肇庆市文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4-3

作品选登-文艺网.jpg



     清明·再也没有出现过的少年    

文/薏槐


淡薄的雨季,夹杂着清寒的萧索。屋内的挂历被打了红圈的是清明日,是去见你的日子,我独自一人去集市带了一束向日葵走向那座山……

飘零的野花,盛开在那墓碑旁,碑上刻的两个“烈士”字样,让我回到了与你相识的那天,那时,我作为插班生成了你的前桌,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自行车掉链子了,被你看到了,是你帮我修好的,我连声道谢,你只是在一旁挠头笑呵呵的。

后来 ,你我考进同一所高中,你就在我隔壁班,你依旧像往常一样腼腆,见到我也不会多说一句话仅仅招手说声:“嗨”就走了,就连在食堂见到了,我主动给你打招呼时你也是憨憨的回一句:“是你呀”。后来,安静的我也习惯了你的安静。

最后一次见你是清明放假前一晚,下了晚自习后,你找到我并告诉我:你要回到你母亲身边,到外省生活了。我默默的看着你,走廊里的电灯余光折射在你黑黢黢的脸庞上,我问你将来考大学的话会不会把志愿填到这个城市?你笑笑却说:“明年要去参军,将来要成为一名消防员”。那一刻,你我都陷入了沉默,你那一米七八的个子被灯光照衬得更加高大了。

你走前最后一句话是:“你以后能不能把我也写进文章里”?我怔住了一下,你忙着说即使你不愿意也没关系的。就这样,你走了……

风在吹,像是你在诉说无人聆听的哀伤,是否感知我的到来?很抱歉,我来迟了。

当初,得知你牺牲的讯息后,我曾一度不相信,旁人都说你是一名英雄,可是对于我来说你还是那个年轻的少年,是我喜欢的少年啊。你本应像我一般,韶华年纪,在这芳芳季节绽放。如今你却独自一人躺在阴冷的地下,我将用什么来缅怀你呢?

多年后,我终于懂得你说的那句:“我喜欢的人,有光,光而不耀,与光同尘”。

对于我而言,你是我心里永永远远年少时认识的那个少年。无论未来我会变成什么模样,我都在清明节为你带来向日葵,你才是光,在我心里没人能企及的少年。




      清明怀想     

文/曾凌芳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

关于清明节祭奠先人的习俗,起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春秋时期,晋文公在介子推母子俩誓死抱着的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上,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成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来年春天,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望着复活的老柳树,晋文公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柳树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支柳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悼。

清明节是春秋二祭中的“春祭”。记得小时候,父亲总会在清明时节挑选天气晴好的日子,带着家人翻山越岭,来到一堆堆隆起的黄土前,神情凝重地除草填土、浇茶奠酒,然后恭敬地摆上鸡、猪肉及糕点等祭品,接着点香烛烧纸钱,提醒我们捂好耳朵才慢慢燃起响亮的炮竹。

那时的我不谙世事,不知道这就叫拜祭祖先,不知道这些清亮明朗的日子就是清明时节,更不知道清明的忧愁和悲伤滋味,而是把上山拜祭祖先当成春游,和弟弟漫山跑,采摘映山红,在花丛中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

直到念高一了,正在课室认真听讲的我突然被老师叫了出来,“快,快跟我去办公室,你爸爸来电话了,说有很重要的事情找你。”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沙哑而低沉的声音:“女儿,奶奶昨晚走了,我们要回乡下送奶奶。你继续上课,下午回到家将桌上的饭菜热好了吃,晚上睡觉时记得关好门窗……”不容我问什么,父亲就匆匆搁下了电话。那一晚,奶奶慈祥的脸容一幕又一幕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独自流泪到天明。

“爸爸很小的时候,你爷爷就离开了,是你奶奶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了爸爸和其他6位伯伯及姑姑。”父亲的话语,犹在耳畔。身材高大的奶奶,因为舍不得多吃一口粮食,瘦瘦的,像皮包着骨头似的。

奶奶一生辛勤劳作,到了80多岁还养猪、种菜和挑水,照顾伯父一大家人的起居饮食。她的身体看起来一直很好,不知道是因为奶奶意志力坚强,有病痛也不吭一声,还是真的没病没痛。在我的记忆中,奶奶从来没有去过医院。84岁了还背着重孙,挑着猪食,穿过长长的、凹凸不平的小巷去猪圈喂猪。有一天下雨,奶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躺了半年,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不声不响悄然离世……

料理好奶奶的后事,父亲黯然:“我抱着奶奶,帮她换衣服时,几乎摸不到肉。奶奶有一条腿是断的,只有皮连着。那半截断腿,不停地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腿断了半年,奶奶都没有告诉任何人。是奶奶不舍得家人为她花钱吗?试问,那种痛,是怎么样的一种痛,奶奶竟然可以忍受这种痛疼长达半年之久。亲口说出这些话语的父亲,作为奶奶亲生的儿子,他的心里该有多痛?

……

此后,清明要拜祭的就多了奶奶。站在埋着奶奶的土堆前,阵阵凉风吹来,飞扬的头发遮住了我的半个脸。脑海不时浮现出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丝丝忧愁,缭绕在我的心头。

以往的寒暑假,我和姐姐都会回乡下陪伴奶奶。当我和姐姐走在乡间的土路,早早就会看见头发被风吹得凌乱的奶奶,她不停向我们挥手,快步走过来。刚进屋,奶奶就将煮好的番薯、芋头和玉米端出来,催促我们姐妹俩快趁热吃,她自己却呆呆地站在一旁,舍不得吃半口。

奶奶从没有叫过我的名字,句句都是“乖孙”,她还带着我和姐姐上山采摘野果。这样的奶奶,悄然远走。我们唯有在清明时节在她坟前,点上一炷清香,寄托心中的哀思。

直到那一年的清明,朦朦细雨中,哥哥领着我们一大家人来到墓地,当父亲的名字映入眼帘,却是模糊一片。因为来的路上,我早已被一种痛彻心扉的痛疼折磨,眼眶已溢满了泪水。看见身旁悲伤的母亲,我双膝“扑通”跪在了父亲的坟前,泣不成声……

小时候的我不容易入睡,怕冷怕响声。在田间劳作回来的父亲,就算累了,每当看见我伸出小手,他都会弓下腰,让我紧贴在背上。父亲轻轻拍着我,小声哼着儿歌,耐心哄我入睡;天冷了,躺在床上的父亲总是将我的小手呵在掌心,将我冰冷的双脚夹在他暖暖的大腿间,让我带着浓浓的父爱安然入睡……父亲,一直用温暖的眼神注视着我,懂得我的苦与乐。而我只沉迷在父亲给予的浓浓爱意中,平时疏于关心关爱父亲,更疏于体察父亲由于病痛而引起的身体变化……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在一天清晨没有留下一句话就突然离开了,让我知道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在我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痛! 

清明节,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从古至今,人们纷纷在清明时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这个时节,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许多人,关乎一些逝者,也关乎一些生者,但牵连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

清明这个日子,给了我们一个放纵感情的理由。我们尽可以逐着思绪飞向远方,如同那牵线的风筝,无论飘在天边海角,还是落进河流湖泊,总是远远近近,飘飘渺渺……




  回家,如果能再见你容颜  

文/行云


回家的路,有些彷徨

细雨霏霏

理不清是哀伤还是缠绵

传言每一座山都是一座家园

可我始终看不见

期待了千万遍的容颜

叩问:深埋在黄土下的身影

亲,你们可曾思念

 

思念故园,思念儿孙

如水的月光映着池塘的蛙鸣

一声、二声、三声

雄鸡的啼鸣又将穿越黎明

能不能再见你一面

在短暂的两个时辰里

哪怕你化作一点萤火

路过我虚掩的窗前



关注我们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
首页- 文联概况- 各区文联- 文艺家协会- 文联动态- 通知公告- 文联大事记- 文联刊物- 文艺名家- 文艺展厅 - 财务公开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