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节”肇庆作家征文作品选登(二)
作者:肇庆市文联    文章来源:肇庆市文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4/4

我们的节�?60.jpg



   一碗蛋炒饭一一怀念母亲  

文/王南阳


1960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我10岁生日,学校组织观看新上映的儿童反特故事片《渔岛之子》。电影散场后回到家里,我一眼就看见饭桌上倒扣着一个大碗。拿开一看:一碗鸡蛋炒饭,还冒着热气,散发出久违的香味。饥肠辘辘的我,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没用几口就给消灭了。

这年安徽芜湖正闹灾荒,粮食吃不饱,全靠野菜树叶充饥。母亲的这碗炒饭,在我记忆里,胜过所有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60年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时刻唤醒着我的味蕾。

“你母亲19岁有了你。你1岁多还吃母亲的奶,小牙把奶头都咬破了,她流着泪忍痛给你喂奶。”这是二姑后来告诉我的。

母亲没读过书。土改后担任村里的初级合作社社长,后又继任高级合作社社长,直到1956年冬,跟随在芜湖工作的父亲离开惠安老家。

在我印象中,几十年来母亲的生活轨迹,唯有从家里到单位,下班时再由单位返回家里,两点一线,没有稍许的偏离。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星期天,母亲参加单位组织的10公里长跑。跑到终点的可领到3个面包,许多人当场吃了,而母亲却舍不得吃全带回家。

我的记忆里,这是母亲单独离家出门最远的一次了。

那时我在市郊一家造船厂工作,离家20多公里,每周日回家一次。星期一天不亮,到母亲工作的食堂,拿着母亲递给我的两个热腾腾包子,骑着自行车急匆匆赶路上班去。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母亲生命的最后几年,患了老年痴呆症,可她内心于我还是清醒的。有一次母亲满脸认真地对我说:“1956年春,我在乡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年底我们随你父亲去了芜湖。唉,那时农村人不懂得转组织关系......”

母亲对我道出这番话的那一刻,看得出她的眼里闪烁着亮光,应该还夹着一丝遗憾。

母亲去世后,她生前的好姊妹清香阿姨告诉我:“那几年,你每次来食堂拿包子,其实那是公家给她的早餐,你走后她只喝碗白稀饭。”听了这番话,我禁不住落下眼泪。

虽然母亲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是她对儿女的爱,还有她勤劳敬业、淳朴善良,连同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存在儿女们的心中。




   西江月•清明三咏   

文/行云


清明日瞻仰烈士纪念碑

手捧黄花一束,默哀碑墓三躬。枪林弹雨赴从容,志士魄魂刚勇。

华夏江山遭戮,英雄肝脑涂红。丹心热血贯长虹,换取和平祝颂。

 

清明拜祭牵情魄痛

柳色轻描翠绿,鹃花淡染胭红。山头茔冢泣愁容,一祭心魂沉重。

恩怨长眠地下,阴阳永隔茅丛。生时聚少去匆匆,再拜牵情魄痛。

 

清明把酒祭华

残杏风吹絮舞,青山雨散烟绵。凭栏把酒祭华年,惆怅人生如幻。

如幻流光明灭,依稀绮梦流连。欢悲无限共熬煎,一醉何曾解怨。



关注我们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
首页- 文联概况- 各区文联- 文艺家协会- 文联动态- 通知公告- 文联大事记- 文联刊物- 文艺名家- 文艺展厅 - 财务公开
肇庆文艺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