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文联坚持把“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作为第一位的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担当,在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党的政策的宣传队,下大力气打造肇庆市“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
今年以来,市文联积极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深入基层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送戏下乡、道德春联进万家等一系列文化文艺惠民服务活动,弘扬戏曲、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歌曲、美术、动漫等时代作品,传授舞蹈、写作、合唱等文艺技能知识。 一支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寒冬酷暑中用心演出、倾情奉献,通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理念落实到基层,将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 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市文联为助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文化艺术需求,结合文艺志愿者的专长,结合创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文艺志愿惠民服务,营造文艺惠民乐民的良好氛围。
2019年1月14日上午,省、市书法家在怀集县举行翰墨传真情,万福进万家-- 2019 年肇庆市“道德春联进万家”启动仪式暨广东、肇庆书法名家怀集迎春挥毫活动。当天下午,市文联机关干部职工和市书协书法家组成的文艺志愿服务团和“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专程到精准扶贫点怀集县革命老区甘洒镇金龙乡慰问,并为老党员、贫困户写春联、贴春联。
市文联精心组织开展“到人民中去--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惠民活动。春节期间,全市1000多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托,带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走进农村、社区、军营、企业、学校,为广大人民群众送福、送春联、送吉祥。市作协、市书协、市美协、市音协、市曲协、市舞协、市摄协等文艺家组成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也深入基层为群众赠送书籍和书画,为特困户和军烈属拍全家福,送上一台台精彩的文艺节目。“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到服务二十多万过境回乡摩托大军的肇庆春运“暖流行动”服务点,为回乡异地务工人员表演、送春联、送福字,传递“肇庆暖”,温暖他们的回家路;现场采风创作一批文艺作品,抒发“爱心无界限 路过也温馨”的大爱精神,大力宣传“肇庆暖”。
一支支“红色文艺轻骑兵”不怕辛苦走山区、下农村,贴近群众,把歌把舞送到田间地头,把关怀和爱心送到百姓家中,让百姓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同时,我市“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利用多种文艺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把最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群众家门口,将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把准地域文化特点和乡情乡韵,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文联着力物色好特色文艺骨干队伍,组建了15个“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2019年全市共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次,累计1000多名文艺志愿者参与服务,直接服务基层群众10多万人。各县(市、区)也积极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志愿服务活动,仅端州区、怀集县就有300多名文艺爱好者参与活动,开展活动100多场次。
在广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创文工作等文艺惠民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文艺志愿者。市文联荣获广东省文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市书协荣获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和省文联、省书协授予的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文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4名文艺家荣获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广东省文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黎凤珍2019年11月当选为2019年广东省最美志愿者。
聚焦时代,创作贴近生活的文艺作品
市文联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积极创作聚焦时代、贴近生活的文艺作品,拓展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载体,以群众乐于接受的、生动鲜活的文艺形式,让党的理论政策走进群众,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新时代新思想新文化深入百姓心中。
今年以来,市文联组织市作协、音协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开展创作童谣作品123首,经专家评审会评出2019年肇庆市原创优秀童谣作品15首,其中《五月节包黄芒粽》和《小雨哗啦啦》两首被选为2019年重点推广传唱的优秀童谣。获奖童谣《爱劳动》《五月节包黄芒粽》《蚂蚁扛树枝》《小雨哗啦啦》《我爱唱国歌》等作品经过配乐演奏编排和音乐制作,组织有关学校学生进行演唱,并录制成视频,供广播电视和全市学校、幼儿园、社区少年儿童教唱使用。选送了10首童谣作品参加2019年广东省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共有6首作品获奖,2首获一等奖,4首获三等奖,肇庆市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端州、鼎湖、高要区举办“童心童唱·2019肇庆市优秀童谣推广传唱展演170多场次,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在《小叮当》栏目推广展播优秀童谣1910次,大力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
市文联发动市动漫协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和爱心企业积极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今年共创作了“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等动漫宣传视频4条,在中国文明网、肇庆文明网播出宣传。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一批批文艺家走进基层,既为群众带来“精神食粮”,也在基层实践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创作出一批紧跟时代主题、反映发展成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10多件文艺精品入选省级以上重大节庆展演;画家李小军漆画作品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荣获“中国美术奖”铜奖,书法家于瑞欢入选第11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青年作家梁宝星的长篇小说获得广东省“有为”文学奖。
为肇庆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文艺教材,市文联组织肇庆市作家协会、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创作了310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词作品和81联对联,并于2019年9月结集出版。市音乐家协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创作了50首歌曲,结集出版了《肇庆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歌曲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万福送万家》和《文房四宝颂》等歌曲广为传唱。其他门类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积极响应,纷纷投身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创作热潮中。创作了16个原创快版作品、10首原创粤曲和1部情景剧,其中快版作品《文明家园齐共建》,粤曲《创文加油》、《孝顺之声》、《肇庆,文明之都》,原创情景剧《继往开来新长征》已在我市各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30多场宣传活动中展演,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训文艺骨干,将文艺之根植在基层
以培养基层文艺骨干为抓手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实到基层,注重“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播撒新时代文化种子,把文艺之根植在基层。
市文联积极以“红色文艺轻骑兵”为抓手推动戏曲、书法等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以文化人,培养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今年以来,市戏剧家、曲艺家协会和市粤剧团等“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在端州、鼎湖、高要共举办活动35场,参与师生3600余人。端州区在肇庆市龙禧小学等示范校组建4个戏曲社团。鼎湖区定期邀请有戏曲特长的家长志愿者举办戏曲知识讲座28场,举办戏曲兼职教师专题培训班3期。高要区通过聘请校外教师、购买社会服务等开设戏曲表演培训班和开展“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活动。市书法家协会培训专兼职书法教师360余人次,搭建书法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师资平台,与教育部门共同建立50所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举办校园书法讲座76场,受益师生4100多人。端州区通过开展“一校一特色”活动,以点带面,推进书法进校园工作实现全覆盖。鼎湖区各学校都配有1名以上专(兼)职书法教师,广泛开展书法社团活动。高要区各中小学校成立书法兴趣小组25个,让书法文化在校园传承发展。2019年暑假期间,市文联积极开展以“爱国、为民、崇德、尚艺”为主题的行业规范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六次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作家小分队进社区讲公益作文课。
市文联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化下乡”,将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与文艺家走进基层、文艺惠民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文明实践载体,创作新时代文艺作品,做到“以文化人,寓教于乐”,播撒新时代文化种子,培育基层文艺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7月30日晚,市文联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在高要区大湾镇高第村文化广场举行“肇庆市文艺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晚会”。图为市曲协的文艺志愿者在表演粤曲大喉群唱《包公掷砚》。(陈庆卫 摄)
市书法家“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在怀集开展“道德春联进万家”活动,图为著名书画家邬邦生在为群众书写春联。(梁剑 摄)
市文联组织40多名文艺家组成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到广宁县古水镇蒙坑村,赠送书籍和书画,为特困户和军烈属拍全家福,并送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陈炳文 摄)